首页

原味美脚

时间:2025-05-29 02:33:58 作者:述评:杭州怎么做到“曲终人不散”? 浏览量:71891

  中新网杭州5月28日电(曹丹)浙江杭州西湖音乐喷泉奏响《恋爱ing》、西湖涌金池漂着“胡萝卜”摇橹船、清河坊鼓楼的巨幅海报前挤满拍照的乐迷……

  近日,随着五月天乐队在杭州开唱,大批歌迷和游客循着社交平台上“杭州五月天旅游打卡地图”穿梭杭州,将一场3小时的演唱会延伸为持续半个月的城市音乐节——这正是杭州“演唱会经济”的生动注脚。

  “知音杭州”作为城市文旅品牌,正以音乐为媒,让每个音符都转化为拉动经济的“金旋律”。数据显示,2024年杭州演出票房收入达30.96亿元,同比增长107.55%。其中,周杰伦4天演唱会直接拉动消费13.16亿元。

  当“为一场演出奔赴一座城”成为常态,怎么才能做到“曲终人不散”?

  “我们不只是办演出,更是在打造城市与人的情感连接。”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为深化这一连接,该市推出“文旅+百业”捆绑模式,推动游客实现多游半天、多住一晚。

  以近日推出的“演唱会+演艺”优惠活动为例,购买演唱会门票的观众,可同步享受《最忆是杭州》《湘湖雅韵》等7个杭州本地热门剧目最低五折的购票权益。

  创新联动模式也在重塑消费生态,商圈成其“试验田”。距杭州奥体中心“大莲花”演出场馆仅百米的莲荷里商场,在演出期间推出免费停车、行李寄存等“宠粉”服务,单日客流量屡创新高。

5月27日,妆造后的歌迷在杭州“大莲花”前拍照留念。 曹丹 摄

  活动现场,一证件照摄影品牌负责人陈宏组织旗下门店3名造型师和多名工作人员,在莲荷里设置的五月天主题打卡点提供妆造、现场拍摄及照片打印等一站式服务,并赠送演唱会周边产品。

  “这不仅是临时活动,更是我们业务转型的重要尝试。”陈宏表示,团队已与商城达成长期合作意向,计划将此类驻点服务打造为常态化运营模式,未来将覆盖更多大型演艺活动。

  以顶级IP打造定制化体验,是杭州激活“留量”的另一密钥。今年3月艾德·希兰演唱会现场,主办方征集情侣参与“求婚神曲”互动;五月天开唱前,钱塘江畔上演主题无人机灯光秀……这些“独家彩蛋”让杭州频上热搜。有网友感叹:“在杭州看演唱会像拆盲盒,永远有惊喜。”

  科技赋能则为文化流量注入持久动力。杭州文旅数字人“杭小忆”提供AI行程规划,AR导览眼镜让博物馆文物从展柜中“跃”然而出,科技特产成为境外旅客离境退税“即买即退”的新选择。

  杭州的“演唱会经济”已超越演出本身,成为城市国际化的强力引擎。当艾德·希兰在杭州完成其中国巡演唯一站的6场演出后,上百篇海外报道让杭州再登世界舞台。与此同时,网友纷纷呼吁泰勒·斯威夫特等国际歌手来杭州开唱,重塑全球观众对这座城市的认知。

  浙江工商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教授管婧婧认为,杭州能够让演唱会成为“旅游吸引物”,主要搭好了供给双方的舞台:面向游客,杭州注重与强IP联合,邀请有强大号召力的音乐品牌吸引演唱会观众,同时,打造“演唱会+”的消费场景,让演唱会观众变杭州游客。面向演唱会主办方,杭州通过简化审批流程、给予资金支持、提供优质场馆等一系列手段,鼓励主办方落地项目。

  “通过一手拉游客,一手拉主办方,杭州才能做好‘知音杭州’这篇文章。”管婧婧说。

  从西湖畔交响乐与越剧的隔空“对话”,到运河边民谣歌手的即兴弹唱,从奥体中心的万人合唱到河坊街的街头吉他声。当每一场演出化作城市与人的情感纽带,这份共鸣便成为最动人的“留量”密码,最终实现“曲终人不散”的文化共生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中消协:留意电子计价秤 避免上当受骗

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、中国商务部副部长李飞、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,日本经济产业大臣武藤容治、日本环境大臣浅尾庆一郎、日中经济协会会长进藤孝生出席并致辞。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、白云电气集团有限公司、住友商事株式会社、YKK AP株式会社作为两国企业代表发言。

中国首台出口智利土压平衡盾构机下线

近年,国家用水定额基本覆盖农业、工业和生活服务业,各行各业用水有了“指挥棒”。工业企业积极采用先进节水技术、工艺和设备,降本增效更有力。以水定城、以水定地、以水定人、以水定产,倒逼高效节水,与2014年相比,2023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、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下降41.7%、55.1%。

和音:共逐现代化之梦 共筑命运共同体

杏林湾原为开阔海湾,因长期围湾造田、过度水产养殖,生态环境严重恶化,一度难觅候鸟踪影。近年来,随着厦门加大对海洋生态系统的修复,杏林湾的生态环境逐渐好转。“湿地保护得好,物种丰富,鸟自然就飞来了。”黄志泉说。

跟着总书记看中国 | 教育强国

香港9月17日电 (记者 魏华都)2023香港羽毛球公开赛决赛17日在香港体育馆打响,中国队郭新娃/魏雅欣组合,击败中国香港队邓俊文/谢影雪组合,赢得男女混双金牌。

10月或将有1个热带气旋影响海南省

2024年全国夏粮单产5628.0公斤/公顷(375.2公斤/亩),比上年增加135.4公斤/公顷(9.0公斤/亩),增长2.5%。其中小麦单产5985.8公斤/公顷(399.1公斤/亩),增加150.4公斤/公顷(10.0公斤/亩),增长2.6%。分地区看,多数省(区、市)夏粮单产增加,其中河南、陕西上年受“烂场雨”影响单产下降,今年实现恢复性增长,单产分别增加426.8公斤/公顷(28.5公斤/亩)和125.1公斤/公顷(8.3公斤/亩)。新疆、山东、江苏等夏粮主产区单产分别增加109.1公斤/公顷(7.3公斤/亩)、81.6公斤/公顷(5.4公斤/亩)和67.3公斤/公顷(4.5公斤/亩)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